行情回顾
美元指数本周整体呈震荡后走强的态势,周初先因贸易预期改善与市场观望情绪连续震荡,随后在鲍威尔释放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的鹰派信号后强势拉升,截至发稿报99.7。
贵金属本周继续经历剧烈波动。周初因避险情绪降温引发抛售,现货黄金一度单日暴跌逾3%,跌破4000美元关口并下探三周低点;随后金价反复拉锯,市场认为冲突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本周料将连续第二周收跌。白银走势稍有不同,周初下跌后,周二欧盘开始震荡上涨,本周料将录得收涨。截至发稿,金银分别报4021美元和48.89美元/盎司。
原油市场则整体偏弱。前半周受OPEC+拟增产与供应宽松预期打压,油价持续下滑。EIA数据显示库存下降及美方制裁俄油刺激小幅反弹,但力度有限。周五,美媒称美国即将对委内瑞拉发动军事袭击,油价闻声走高。
美股本周在科技板块的带动下开局强劲,三大股指连续创下历史新高,苹果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英伟达突破5万亿美元关口。然而,美联储会议后市场风险偏好迅速降温,科技股集体承压,Meta一度重挫逾11%,纳指下跌。
投行观点精选
野村证券撤回对美联储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摩根大通称,虽然鲍威尔在尽力澄清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但他认为后续数据将显示就业依然不稳,这将让美联储在12月继续降息。
花旗下调黄金、白银短期价格目标至3800美元和42美元/盎司。汇丰指出,金价料将于明年上半年见顶,峰值指向4400美元。 LBMA预测金价一年内逼近5000美元,白银等金属同涨。
大摩指出,美元仓位转为正值,但中期前景仍显疲弱。高盛表示,随着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预计未来十年美元兑日元将跌至100。
一周大事记
1. 美联储降息+结束缩表,鲍威尔放鹰打压12月预期
本周,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75%-4.00%,并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缩表。但是,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意外放“鹰”,12月降息预期遭到打压。
美联储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本次利率决议出现两张反对票,理事米兰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则支持维持利率不变。
正是在这样的严重分歧下,鲍威尔指出,在数据真空与经济依旧稳健的背景下,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他比喻当前决策更像是在迷雾中驾驶,看不清前路时,放慢脚步是理性的选择。他还说,越来越多的官员希望推迟降息。
此外,鲍威尔提到,停摆前的数据显示,经济可能正朝着更稳固的轨道发展,但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较预期加大。商品通胀因关税有所上升,服务业通胀回落似乎仍在持续。
至于停止缩表,美联储将把资产负债表冻结在12月1日的规模,到期美债的本金将进行再投资,而MBS的赎回本金将用于转投短期美债。鲍威尔称,货币市场出现压力迹象,促使美联储决定结束缩表。
在鲍威尔意外放鹰后,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为65%,而会前为83%,到明年底的利率预期较会前抬升4个基点至3.04%。截至周五,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4.7%。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美联储降息25基点表示赞赏,但批评其后续表态,认为这届美联储还活在过去,仍在使用已经失灵的模型。贝森特表示,他无法理解为何美联储暗示不愿在12月的会议上降息。
他表示,将在12月初进行第二轮面试,寻找能改革美联储的新领导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亚洲行期间表示,他曾“考虑”提名贝森特担任美联储下一任主席,但贝森特已明确拒绝该职位。特朗普还再度抨击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称职”,并透露将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确定新主席人选。
周五,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和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均公开反对近期的降息决定。施密德在声明中表示,他投票反对降息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和投资会对通胀构成上行压力。他认为劳动力市场已基本恢复平衡,经济持续增长,但通胀率依然过高。施密德指出,货币政策应倾向于抑制需求增长,降息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负面影响。他还提到,目前的货币政策仅仅是适度紧缩,而降息可能削弱美联储对2%通胀目标的承诺。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也表示,美联储本周不应降息,12月也不应再次降息。她认为当前的经济前景并不需要降息支持,劳动力市场总体平衡,通胀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2%的目标之上。洛根强调,如果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通胀将更快下降或劳动力市场将更快降温,她很难支持12月再次降息。
2. 中美在吉隆坡经贸磋商中达成多项共识
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二、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三、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3. 美国政府停摆“满月”,两党谈判有望出现转机?
美国政府关门已满一个月,两党谈判出现新动向。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表示,谈判节奏加快,关键截止日期为谈判带来紧迫感。
共和党认为,食品福利中断、航空旅行延误以及联邦雇员工会呼吁结束关门的压力,可能促使中间派民主党人妥协。不过,民主党尚未公开表示准备妥协,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认为,11月1日后共和党将面临更大谈判压力。
共和党内部正在讨论多种临时拨款法案版本,包括将资金问题推迟到1月21日或3月份。白宫官员希望将资金问题推迟到2026年12月,但这一提议遭到拨款委员会成员和一些国防鹰派的反对。图恩表示,年底前到期的临时拨款法案不可行。共和党已向民主党提议,一旦政府重新开门,将推动支出法案,但民主党尚未被说服。
医疗保健问题仍是民主党关注的核心。图恩表示,如果政府重新开门,美国总统特朗普愿意最早在下周与民主党会面,讨论《平价医疗法案》补贴问题。
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在为结束政府关门做准备。据知情人士透露,政府计划在政府重启后,向受关税政策影响的农民提供高达120亿美元的援助。这一援助计划原本因政府关门而被搁置,如今已“准备就绪”。特朗普于当地时间周四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敦促参议院共和党人废除参议院的立法阻挠议事规则,以破解持续近月的政府停摆僵局。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政府停摆已给经济造成180亿美元损失,而且未来几周还会进一步恶化。
在政府关门导致官方数据真空之际,私营部门ADP Research Institute宣布,将每周发布美国就业数据,作为其月度报告的补充,以提供劳动力市场的高频洞察。这些数据是基于过去四周私营部门总就业人数变化的移动平均值,将于东八区每周二晚8点15分发布。
自美国政府关门以来,其他公司如领英和Revelio Labs也提供了就业市场的相关数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原定于11月7日发布的10月份就业数据可能会再次推迟,而ADP的月度就业报告仍将继续发布,10月份的报告预计将于11月5日公布。
4. 特朗普访日,高市早苗送上“大礼”,美日关系“黄金时代”?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这是他亚洲之行的一部分。在日本期间,特朗普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了一系列会晤。高市早苗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此次会晤被视为她上任后的重要外交考验。特朗普对高市早苗表示支持,承诺美国将在日本需要时提供帮助。
双方签署了一项稀土协议,旨在加强美日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此外,两国还签署了一份文件,宣布开启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并重申了此前达成的协议,包括今年早些时候谈判的15%关税协议。
在访问期间,特朗普还参观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并受到数千名美国士兵的热烈欢迎。高市早苗在舰上发表讲话,称赞美日同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同盟”,并承诺增加防卫开支。
此次会晤中,高市早苗还向特朗普赠送了高尔夫球具等礼物,并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贡献。特朗普则回应称美日同盟是“从一场可怕战争的灰烬中诞生的美丽友谊”,并批准向日本交付首批F-35战斗机导弹。
另外,本周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式敲定一项总额达3500亿美元的贸易与防务协议,为双方数月谈判画下句点。美方将对韩国商品的税收从25%下调至15%,韩国则承诺向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5. 以色列再袭加沙,停火协议摇摇欲坠?
本周,哈马斯在以色列恢复对加沙的袭击一天后,向以色列移交了两名人质的遗体。
双方在遗体移交问题上的分歧,成为加沙战争结束的一大障碍。以色列指责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称其未能及时移交人质遗体,而哈马斯则指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破坏了停火协议。
10月28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在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以军部队开火后,总理内塔尼亚胡指示以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强力打击。他强调,以色列的最终目标是解除哈马斯武装,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
哈马斯则发表声明,否认与发生在加沙南部拉法地区对以军的袭击事件有关,并强调该组织“仍然致力于当前停火协议”。哈马斯指出,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多地实施的军事攻击构成对停火协议的“严重违反”,呼吁调解方向以色列施压,停止“危险而持续的违约行为”。
美国方面,特朗普表示知晓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并认为以色列的回应是合理的,但他同时坚称停火协议仍然有效。副总统万斯也表示,尽管发生小规模冲突,停火仍在继续。然而,双方的互相指责使得停火协议的脆弱性愈发凸显。
6.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释放哪些信号?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重磅发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中的定位;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安排;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构建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的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长期资本支持政策,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
7. 美俄布达佩斯峰会取消,特朗普重启核试验
美国取消了特朗普与普京原定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峰会。此次峰会原本旨在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
然而,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门在备忘录中坚持强硬立场,要求乌克兰做出领土让步、大幅削减军事力量,并保证永不加入北约。这些要求被美国视为不可接受。特朗普对俄罗斯的立场感到不满,最终决定取消峰会。
此前,特朗普曾短暂倾向于普京的立场,甚至放弃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计划。然而,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对俄政策。在峰会取消后,特朗普对俄罗斯施加了更大压力,包括制裁俄罗斯的两大石油生产商,并批评普京进行核试验而非推动和平谈判。
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下令美军立即重启核试验。他声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俄罗斯排名第二,中国“在五年之内就可以赶上”。特朗普表示,由于他国正在进行核试验,他已指示五角大楼在对等基础上试验美国的核武器。然而,这一声明引发诸多质疑,美国上一次核爆发生在1992年。
另外,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决定对委内瑞拉发动军事袭击,目标是委内瑞拉的军事设施。美国已在加勒比海南部地区进行军事集结,包括重新部署“福特”号航母战斗群。
8.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均再次维持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在10月3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当前政策利率不变,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和高田创再次提出加息建议,但未改变最终决定。
行长植田和男表示,美国高关税政策引发的海外经济和物价走势不确定性依然很强,需审视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此次会议是高市早苗政府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央行内部认为需花时间与政府沟通。
另外,欧洲央行连续第三次决定维持2%的基准利率不变,符合预期。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元区货币政策处于良好位置。尽管全球环境充满挑战,但欧元区经济仍在持续增长,劳动力市场强劲,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稳固,通胀接近2%的中期目标。
尽管欧元区经济出现初步增长,但内部对未来政策存在分歧。部分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认为经济增长和通胀放缓风险较大,明年夏季前降息概率在40%到50%之间;而鹰派则认为德国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将推高经济增长和物价。
加拿大央行本周宣布降息25基点并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声明称其政策利率处于大致合适的水平。
9. 英伟达市值历史性突破五万亿,高通发布新芯片正面迎战
英伟达本周再次创造了历史,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超越印度、日本、德国等国家GDP。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经上涨了12倍,推动其市值迅速增长。
在本周举行的GTC大会上,英伟达宣布其Blackwell芯片未来五个季度将带来5000亿美元收入,远超市场预期。公司还推出AI原生6G无线技术栈NVIDIA ARC,并与诺基亚等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拓展AI生态系统。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AI市场不存在泡沫,正迎来转折点。
英伟达本周还宣布将向韩国供应超过26万枚最先进的Blackwell AI芯片。
高通公司推出新款AI芯片AI200和AI250,计划于2026年和2027年分别出货。新产品提供高达768GB内存,专注于能效和AI推理任务。消息公布后,高通股价盘中一度暴涨20%,创2019年来最大涨幅,股价创2024年7月以来收盘新高。
高通的这一动作直接挑战了AI计算领域的领导者英伟达。根据市场预测,英伟达今年仅数据中心部门的收入就有望超过18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包括高通在内的任何其他芯片制造商的总收入。若高通赢得微软、亚马逊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订单,将为其带来可观的新收入。
10. 科技股财报:亚马逊裁员1.4万人,苹果称假日季营收将增长两位数
亚马逊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销售额达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2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核心业务AWS净销售额309亿美元,同比增长20%,增速创三年新高。
亚马逊本周还计划裁员1.4万人,预计遣散费达18亿美元。此次裁员旨在减少官僚主义、精简层级,并重新分配资源。
苹果公司预计,今年假日季营收将实现两位数增长,iPhone 17成最大功臣。公司第四财季销售额增长7.9%,达到1025亿美元,超出预期。
财报显示,服务业务增长强劲,但中国市场面临竞争。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苹果有望在中国市场恢复增长。
其他科技公司财报方面,Meta第三季度净利润因一次性税费暴跌83%,从156.9亿美元降至27.1亿美元。该公司本周发行300亿美元债券,规模为今年高评级企业债之最,总计获得1250亿美元认购,也创下此类交易历史最高纪录。
微软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18%,达776.7亿美元,超分析师预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同比增长33%。
11. OpenAI与微软达成重大协议,最快2026年底上市,估值或达万亿美元?
OpenAI在与微软进行近一年的磋商后,决定向微软提供27%的权益,价值约1350亿美元。这一协议不仅消除了双方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也为OpenAI转型为营利性企业铺平了道路。根据协议,微软将在2032年前拥有使用OpenAI技术的权利,包括那些已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基准的模型。
OpenAI今年一直在推进重组,目标是成为更传统的营利性企业。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之一,曾是重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此次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双方在长期合作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据外媒报道,OpenAI计划最早于2026年底进行IPO,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公司考虑的融资规模下限为600亿美元,实际金额可能更高。目前其估值约为5000亿美元,预计年底年化营收约200亿美元,但亏损规模也在扩大。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是全球前4大交易所之一、打新活动多、领空投到手软,新用户注册即可领取BGB空投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