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spark 联创:World 进军美国市场对 Web3 有何启示?

如果不依附于旧有基础设施,你就无法推出一款一流的、真正全球化的加密钱包。


撰文:Christian Catalini,Lightspark 和麻省理工加密经济学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编译:Luffy,bitget交易所


几周前,World(原名 Worldcoin)的 Alex Blania 在一群加密行业内部人士面前公布了公司的最新计划。这家公司借助美国相对友好的监管环境首次亮相,这本身值得关注,但真正的转折点在于 World 向主流市场的冲刺,这预示着加密货币将从早期采用者的小圈子迈向日常商业领域。


不可否认,World 的押注堪称大胆:说服美国人用虹膜扫描换取一个加密的「我是人类」标识,无论是否有隐私保障,都绝非易事,而且可能为时过早。但该团队近年来已在多个方面悄悄降低了计划的风险(细节如下)。


加密项目的创始人和开发者能从 World 的发展历程中吸取哪些教训?


先构建真正的实用性,再用代币增强吸引力


World 曾经严重依赖加密代币来推动用户采用。但这种常被视为比特币成功公式并被无数次复制的策略,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正如 World 在早期推广中发现的那样,它还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隐私倡导者和其他人士批评称,过高的激励掩盖了早期用户对真实实用性的需求。


比特币的普及源于它推出了一种不受央行控制的中性固定供应资产。诚然,挖矿奖励和价格飞涨的预期吸引了投机者,随后机构投资者和一些主权国家也加入其中,但比特币的长期建设者被其作为一种新型资产和支付系统的颠覆性潜力所吸引,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快速致富的工具。从那以后,我们目睹了数千种比特币的复制品尝试同样的策略,但如今大多数都已沦为加密僵尸坟场中的一员。


加密货币无法超越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与任何初创企业一样,加密项目需要首先构建真正的实用性,然后再用代币加速用户采用或解决其生态系统中的市场失灵问题。简而言之,尽管经济学家可能热衷于扮演工程师的角色,但只有当项目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时,他们的想法才能真正发光发热。


Blania(World 联合创始人 Alex Blania)以约会、游戏和信贷领域为例(这些领域中机器人已与人类混杂),将 World 的「人格证明」框架视为解决方案,并解释了为何向系统提交虹膜扫描可能是一个值得的赌注。


由 OpenAI 的 Sam Altman 联合创立并担任主席的 World 公司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并不令人意外。随着 AI 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一种可靠、加密安全的人类身份验证方式的需求将变得至关重要。World 可能超前于这一趋势,但它正在解决一个我们很快都将面临的巨大社会挑战。


驾驭加密基础设施的「逆向融合」


在加密行业的早期,我们都被热潮席卷。当我在 MIT(麻省理工学院)设计比特币实验时,我真心相信加密货币将在短短几年内改变支付和金融服务。但十年后,我们才刚刚起步。


在加密泡沫之外提供真实实用性,意味着要匹配消费者和企业从传统解决方案中获得的用户体验。是的,这需要在新旧基础设施之间搭建桥梁,而这种妥协在加密纯粹主义者看来可能完全不合逻辑。


你无法跳过新旧基础设施重叠的尴尬阶段。Andreas Antonopoulos 将其称为「基础设施逆向兼容」。想象一下 20 世纪 90 年代用 56k 调制解调器占用模拟电话线的场景,或是第一辆汽车在马车道的碎石路上颠簸行驶的画面。


这一阶段新技术处于真正的劣势,将其限制在狭窄的点状解决方案中,而非全面的系统性变革。若想了解 AI 领域的类似观点,可查看 Ajay Agrawal、Avi Goldfarb 和 Joshua Gans 的研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oicN4k5LI)。在技术真正闪耀之前,整个生态系统需要转变和适应。


早期的 World 试图跳过逆向融合阶段,将代币作为核心。而如今的重启颠覆了这一思路:它采用了基础设施逆向策略,并首先推出真实实用性。


如果不依附于旧有基础设施,你仍然无法推出一款一流的、真正全球化的钱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需要感觉毫不费力,就像在线支付还不稳定时 PayPal 所展现的魔力,而这种无缝流动正是任何加密钱包打入主流市场所必需的。


这正是 World App 与 Stripe 和 Visa 的整合引人注目的地方,它从第一天起就带来了熟悉感、信任感和即时实用性。这种向后兼容的需求也让现有企业得以参与其中,使它们能够跟踪新玩家并积极推出新服务。


同样的动态正在将加密货币带入企业和消费者跨境支付的后台。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可能会成为焦点,但目前它必须与传统基础设施共存,以推动普及并消除摩擦。许多加密概念在规模化后才能发光发热,但如果没有用户友好的入口,它们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前就会停滞不前。


加密货币的成功取决于卓越的执行力


与任何新技术一样,加密货币的普及绝非必然。更确切地说,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核心原则)远非板上钉钉。


稳定币的成功表明,加密货币与传统系统连接的需求催生了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们有可能将中心化控制和封闭网络重新引入本应开放的金融体系。我打赌开放架构会胜出 ,否则,这一切的意义何在?但守旧派有动机阻止它。




Blania 和他的团队押注于消费者会重视对自己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而企业会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好的体验。我之前曾写过去中心化身份颠覆现状的挑战,以及中心化参与者如何在用户体验和功能方面一开始就占据明显优势。要超越这些现有企业,World 首先必须说服用户将自己的生物特征数据托付给它。随着美国市场的推出,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该团队是否在信任与便利之间取得了正确的平衡。


可以想象一个更温和的入口:在要求用户进行虹膜扫描之前,先提供一个即时有用的福利 —— 一个熟悉的验证标识,解锁用户已经喜爱的应用程序中的额外功能。当然,这种权衡的结果是身份验证较弱,容易被滥用。


Blania 可能是对的,在与 AI 无休止的猫鼠游戏中,最高等级的生物特征识别将是唯一可靠的人格证明。不过,他本可以让用户逐步适应,而不是在第一天就直接要求进行虹膜扫描。追逐空投的人可能会为代币排队,但一旦补贴停止,这种甜头就会消失。当你提供切实的日常价值时,可持续的发展势头才会蓬勃发展 ,而这正是真正的潜力所在。World App 的支付体验,加上无摩擦的全球资金进出通道,很可能正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


随着激进的推广计划进入日程,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加密货币能否打入主流市场,尤其是如果 World 能够证明加密技术意味着隐私和便利的话。苹果通过 Face ID 让每次解锁都节省了几秒钟,从而实现了这一点;Clear 通过为旅客指引更短的 TSA 安检队伍做到了这一点。World 需要在用户第一次点击支付时,就提供类似的「哇哦」时刻。


结语


无论 World 的实验结果如何,我希望更多的加密团队将焦点从代币经济学和价格跳动转向构建人们真正每天使用的产品。因为这种绝对不光鲜的转向,是加密行业在主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跨越的桥梁。

bitget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是全球前4大交易所之一、打新活动多、领空投到手软,新用户注册即可领取BGB空投

点击注册 进入官网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