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KK.aWSB
这次“ UNI fication”把 Uniswap 的商业模式从“只做交易的协议”升级为“能把交易量、MEV、聚合与 L2 收入统合为代币通缩动力的超级流动性枢纽”。UNI 从“弱价值治理代币”转向“强通缩、强对齐的价值捕获代币”。
0)3 分钟速读
-
开启协议费→全部用于销毁 UNI:收入不分红、不进国库,直接形成通缩。
-
Unichain Sequencer 费→销毁 UNI:L2 收入并入燃烧通道,增长与通缩强绑定。
-
一次性销毁 1 亿 UNI:对历史“若曾开启协议费”的回溯性补偿式销毁,缩表提效。
-
PFDA(协议费折扣拍卖):把 MEV 收入内化为协议收入→再燃烧 UNI。
-
Aggregator Hooks:v4 原生聚合外部流动性,并对外部路由收费→再燃烧。
-
Labs“零前端费”转协议增长:界面/钱包/API 停收,用免费加速流量与销毁闭环。
-
组织协同:Foundation 职能并入 Labs,设增长基金,目标单一:做大协议、做强销毁。
-
Unisocks:迁至 Unichain v4 并烧掉 LP 头寸,凸显“迁链→增长→销毁”范式。
1)这次升级到底改变了什么商业逻辑?
过去的 Uniswap
-
价值来源:仅交易撮合(AMM),没有系统化的价值回流到代币(担心分红式设计的监管风险)。
-
治理代币 UNI:弱价值捕获(有治理权、无实锚收入)。
本次之后的 Uniswap
-
价值来源:多元化并“内生化”交易协议费(v2/v3/v4)Unichain(Sequencer 收费)MEV 内化(PFDA)外部流动性聚合费(Aggregator Hooks)
-
价值回流方式:统一进入销毁池 → 通缩(不是分红,不走国库)。
-
治理代币 UNI:强通缩 + 强对齐(协议用得越多、链长得越快,燃烧越多)。
核心变化:从“用得多≠更有价值”到“用得多=燃烧多=更有价值”。
2)八大举措逐条深解(做什么 → 为什么 → 影响)
2.1 开启协议费并统一用于销毁
-
做什么:在 v2/v3/v4 产生的协议费用,统一进入“燃烧通道”,不可任意挪用。
-
为什么:监管窗口改善;以“燃烧而非分红”路径实现代币价值捕获。
-
影响:确立“使用—>收入—>销毁—>稀缺”的飞轮,UNI 变强通缩资产。
2.2 Unichain Sequencer 费全部用于销毁
-
做什么:将 L2 层的 Sequencer 收费并入销毁。
-
为什么:Uniswap 自有 L2 的成长应该直接强化 UNI 的价值锚。
-
影响:UNI 拥有 L2 收入属性;Unichain 交易活跃度成为燃烧强前导指标。
2.3 一次性回溯销毁 1 亿 UNI
-
做什么:从国库直接烧 100M UNI(约等于“若 2020 起开费至今”应有的累计销毁)。
-
为什么:以“回溯性补偿”重置供给曲线与市场预期。
-
影响:即刻缩表、提升稀缺性与市场信号强度(“价值回归”叙事)。
2.4 PFDA:协议费折扣拍卖,把 MEV 收入“协议化”
-
做什么:在一定时间窗口出售“协议费折扣权”,由做市/做量一方竞拍;拍卖款进入销毁池。
-
为什么:把原本被 MEV 抢走的收益部分,系统化回收到协议层。
-
影响:1)提升 LP 体验(减少无补偿抽提);2)稳定交易质量;3)扩大销毁来源。
2.5 Aggregator Hooks:v4 原生聚合器 & 对外部流动性收费
-
做什么:对路由到外部池/外部 DEX 的成交收取协议费。
-
为什么:Uniswap 不只做 AMM,还要做“链上撮合+聚合路由中心”。
-
影响:把外部流动性“路由价值”货币化→销毁,构筑“全链流动性中枢”的护城河。
2.6 Labs 停止前端/钱包/API 收费,转协议增长
-
做什么:界面、钱包、API 全免;Labs 仅做对协议增长有利的事(契约约束)。
-
为什么:以“零前端费”加速获客和留存,把商业化动能“上收”到协议(即销毁)。
-
影响:更大流量 & 成交 → 更大协议费 → 更大销毁;提高开发者与用户好感度。
2.7 组织重组:Foundation → Labs,设增长基金
-
做什么:员工整合、目标统一,资金用于“增长优先”的项目与激励。
-
为什么:减少治理摩擦与重复投入,提升节奏与执行力。
-
影响:清晰 KPI:做交易量、做 Unichain、做 PFDA、做聚合器 → 做销毁。
2.8 Unisocks:迁至 Unichain v4 并烧 LP 头寸
-
做什么:把治理拥有的 Unisocks 流动性迁链并销毁 LP。
-
为什么:为 Unichain 引流,同时释放“迁链—>增长—>销毁”的象征意义。
-
影响:树立示范,鼓励更多资产/社区迁至 Unichain(L2 收入与生态联动)。
3)“通缩飞轮”是如何具体运转的?
交易活动(v2/v3/v4 内部 + 外部聚合)
→ 产出 协议费→ 统一收入池(含 Unichain Sequencer、PFDA 拍卖)
→ Firepit/销毁通道→ UNI 供给递减(一次性 1 亿 + 持续燃烧)
→ 稀缺性↑ / 价格锚定↑→ 更多开发者/LP/做市商涌入→ 更多交易量 …(正反馈)
直观理解:以太坊 EIP-1559 的“燃烧逻辑”,被复制并延伸到 DEX + L2 + 聚合器 + MEV 的多源收入场景里。
4)对关键参与者意味着什么?
对 LP(流动性提供者)
-
预期 更健康的做市环境(MEV 内化与 PFDA 改善“被薅”体验)。
-
协议费开启后需密切观察 LP/协议费分配结构与池型选择 带来的实际收益变化(不同费层策略会分化)。
对交易者
-
界面与钱包 零费用、路由更智能(v4 hooks + 聚合),成交深度更好,滑点更小。
-
参与 PFDA 的做量/做市商可在合规范围内优化自身成本。
对开发者/项目方
-
Uniswap v4 的 可编程性 + 聚合能力 开放更多产品形态(自定义 hooks、策略型池)。
-
基于 Unichain 的 更低成本 + 原生生态流量,构建“策略/路由/做市/保险/风控”等周边协议。对竞争者(1inch/Matcha/CowSwap/Sushi/Curve 等)
-
聚合器:Uniswap 把你的核心业务(外部路由的“抽佣”)也内生化了。
-
AMM:在 协议费+销毁+L2 收入 的叠加后,Uniswap 的“网络效应”更强,资产与交易队列的“默认入口”地位被强化。
5)定量化直觉:几个“简化假设”下的燃烧场景(示意)
以下为纯示意(非预测),用于理解量变—>质变的机制:
-
年化交易量 $1.8T(推文中的体量),假设平均综合协议费 x bps(基点)。
-
年度“协议收入”≈ $1.8T × x bps。
-
若有 y% 的额外收入(Unichain Sequencer、PFDA、聚合器),则总销毁基数 ≈ 协议收入 × (1 + y%)。
-
若流通市值为 M,则 年化销毁率 ≈(总销毁基数 / M)。
-
直觉:x 每抬高 1 个 bps、或 y 提升 10% 的增量收入,年化销毁率都可能出现明显台阶。启示:相较“只调协议费率”,做大 Unichain 活跃、做强 PFDA、做深聚合器,对“总销毁率”的拉动可能更为可持续。
6)风险与不确定性
-
费率与细节参数:不同池型、不同链的费率如何设定与动态调整,关乎 LP 收益与交易深度平衡。
-
实施节奏/技术复杂度:v4 hooks、PFDA、跨链聚合带来工程与安全挑战(需要严格审计与风控)。
-
监管再变化:虽然当前窗口改善,但跨境/跨州监管差异仍可能带来政策扰动。
-
竞争与分流:他链 AMM、撮合式 DEX、中心化交易所的“费率战/流动性战”仍会发生。
-
治理一致性与执行力:组织合并后 KPI 单一是利好,但仍需避免“增长与安全”的目标错配。
总结:这不是一次“功能更新”,而是一次“商业模式重构”
-
Uniswap 把 AMM、聚合器、L2 与 MEV 内化组合为统一的价值捕获引擎;
-
UNI 不再是“治理代币 + 叙事”,而是“治理 + 通缩销毁”的事实型价值锚;
-
增长的一切努力(前端免费、组织合并、增长基金)都在为“更多销毁”服务。
-
从今天起,Uniswap 的每一分新增交易量,都更像是在为 UNI 的稀缺性买单。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是全球前4大交易所之一、打新活动多、领空投到手软,新用户注册即可领取BGB空投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